破解太陽能建筑供暖制冷雙重難題
- 新聞動態(tài)
- 111 次瀏覽
- 上海太陽能熱水工程公司
11月29日,天津大學化工和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一平就天津大學綠色能源實驗室研制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輻射板供暖制冷系統(tǒng)”,及其20余年來在新能源開發(fā)利用方面取得的技術成果向本網(wǎng)做了詳細介紹。 如今,在多數(shù)地方仍依靠暖氣、空調調節(jié)室溫的時候,天津首座“太陽能小學”——南開區(qū)科技實驗小學(原名黃河道小學)實現(xiàn)了依靠太陽能和太空輻射滿足供暖和制冷需求。據(jù)了解,為這所小學提供供暖制冷技術支持的,正是王一平科研團隊研制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輻射板供暖制冷系統(tǒng)”。 訪談中,王一平談到,南開區(qū)科技實驗小學引入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輻射板供暖制冷系統(tǒng)”是經(jīng)過20余年研究第一次在大體量建筑中的應用,獲得了圓滿成功。這是天津市重大科技項目之一,同時也是“科技南開”的示范工程。 “就像中國古代文化講求陰陽五行,提倡陰陽平衡,萬物生長靠太陽,但也要靠‘太陰’”,王一平說,正因為太陽照射在地面上的熱量和地球發(fā)射到太空的熱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才創(chuàng)造了生機盎然的地球。在全世界都推廣太陽能供熱的同時,王一平想到如果能利用“太陰”——太空輻射制造低溫,實現(xiàn)一陰一陽、一冷一熱,那么供暖和制冷的雙重問題都將得到解決。通過在屋頂安裝輻射板,王一平的設想在南開科技實驗小學得到了實踐的驗證。輻射板通過接受太陽輻射,獲得太陽能用于供暖,通過向太空發(fā)射熱量,獲得制冷效果,從而保證室內春夏秋冬、白晝黑夜都可以獲得所需溫度。 據(jù)了解,目前這項技術已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qū)得到應用,如果能解決在寒帶地區(qū)的應用難題,“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輻射板供暖制冷系統(tǒng)”將會在全球普遍推廣。王一平說,如果能保護好知識產(chǎn)權,找到有責任、有實力的企業(yè)合作,“我愿意無償奉獻這項技術,前提是企業(yè)能夠按照技術要求保證質量,實現(xiàn)工程與建筑同壽命”。 有著“新能源”教授美譽的王一平早在25年前就開始研究能源技術,在此之前他一直從事柴油、石油等傳統(tǒng)能源開發(fā)利用的研究工作。隨著研究的深入,王一平意識到對其利用的越深,對地球資源的破壞程度越嚴重,于是他開始轉向新能源領域。在那時,“新能源”還是一個生僻詞匯,并不為眾人所認同。剛開始新能源研究時,王一平信心百倍地將其所有積蓄投入了科研項目,面對的卻是眾人的不理解,王一平笑談,“可以說我是個‘瘋子’”。經(jīng)歷過當年的坎坷和20余年來不懈地探索,如今,王一平已經(jīng)擁有了自己的科研團隊——天津大學綠色能源實驗室,目前,近50人組成的年輕隊伍已為天津諸多單位提供了節(jié)能技術支持。
- 上一篇:« 太陽能的春天從年會開始
- 下一篇:女子“搶”到太陽 所有人都得付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