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產業政策面依然需要理順
- 新聞動態
- 48 次瀏覽
- 上海太陽能熱水工程公司
太陽能光伏產業政策面依然需要理順
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預測的前景又不太樂觀,中國的經濟是二元經濟體系,需要消費來刺激增長,光伏產業的出口已經沒落,光伏企業必須轉向國內市場已經是共識。
2011年以前,我國的光伏產品95%以上出口國外,但是隨著歐美需求的疲軟,光伏制造業“擴產潮”所帶來的巨大產能過剩,已經形成了懸在我國光伏產業頭頂的“堰塞湖”。未來擴大內需,減少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將是國內光伏產業走出嚴冬的現實選擇。但由外到內,成功幾率有多大?,但巨大的產能國內能否消化掉?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此表示樂觀。中國這么大,是完全可能吸收這些產能的,尤其是城市里的大型商用建筑,它的電本來就很貴,現在給太陽能光伏的標桿電價是1.15元,如果這個價格用在商業項目上,商業用電遠高于這個價格,不用任何補貼,他們都會很積極的用。 韓曉平還認為,如果政策配套,我國的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也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國家能源局正在做分布式發電并網管理辦法,這個政策一旦能夠突破的話,未來中國的市場空間會非常大。因為現在放眼看去,我們的城市幾乎看不到屋頂太陽能,歐洲的屋頂利用率很高,國內如果把這塊利用起來的話,會產生相當大的市場。根據規劃,明年(2012年)有望成為國內光伏發電大規模啟動的元年,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雖然光伏產業未來將迎來轉機,但這也不意味著企業的日子會好過,消化過量產能會經歷一個兩到三年的過程。這段時間對之前過分依靠國外市場的企業是一個打擊,但這個打擊不完全是壞的,它可以使這個產業有一輪淘汰的過程,把弱者踢出去,強者留下來,整個行業會比較健康的發展。不過在寒冬中,也有好消息,從2012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將提高一倍到8厘/千瓦時,按照這個標準,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征收將超過380億,這有助于增加電網企業采購積極性。錢的問題解決了,政策面依然需要進一步理順。韓曉平認為,目前國資委對電網公司的考核指標應該向太陽能發電傾斜。首先要解決上網問題,而上網問題還要解決電網公司的利益,國資委不能僅僅是要求電網公司每年完成多少量,增長多少,簡單的按照GDP的方式來進行要求。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我覺得各個部委也要改變思路,把它作為整體利益和國家戰略來考慮,讓這些公共事業型的電網公司把這些事情當做自己的工作,完不成的話可能獎金會受影響,帽子會被摘掉,只有這樣它們才有積極性。林伯強建議,還需要考慮到電力運輸、調度側的積極性。其實現在問題還不完全是上網電價,關鍵是咱們的清潔能源分布都在東北、西北地區,這些地方是沒有市場的,長距離運輸以及對電網穩定影響的這部分成本,目前是沒有什么說法的。目前所有補貼都是補貼發電側的。
上海湘宸節能熱水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太陽能領域應用技術的企業,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定制設備先進,定制流程實現機械化、模具化操作,定制能力居同行業領先水平。
- 上一篇:« 首座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消防站投產
- 下一篇:杭州舉辦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論壇 »